当前位置:i~政策 > 正文

四向拓展 全域开放 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编辑: 蝶舞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8-08 15:40:10

导读:进入新时代迈步新征程,成都被前所未有地赋予了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的重任担当和历史机遇,既是“四向拓展”的起点,又是“全域开放”的支点,有利于通过开放格局之变增强城市竞争优势,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努力走在中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

经世民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40年来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动力,也是新时代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重大要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大举措。

进入新时代迈步新征程,成都被前所未有地赋予了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的重任担当和历史机遇,既是“四向拓展”的起点,又是“全域开放”的支点,有利于通过开放格局之变增强城市竞争优势,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努力走在中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用好新机遇形成开放新格局

冲出夔门、走向世界,是千百年来巴蜀人民永不停歇的伟大梦想。当前,成都正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我们必须用好这些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省委决策,加快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重塑对外开放新格局。

用好四向拓展起点新机遇。“四向拓展”需要以陆上综合运输大通道,尤其是要以铁路大通道作为物质载体,通过运输通道的传送作用,打通四面、连接三区、通达海外,畅通与周边省市的联系,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通达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发达国家。成都是四川的地理中心,也是全省“K字形”以及未来“米字形”铁路网中心和国家级铁路枢纽,国家“八纵八横”京昆、兰广、沿江、厦渝四大高铁路网在此交汇,同时也是长三角—成渝、西北—西南两条区际快捷大能力通道的汇集点。用好“四向拓展”起点新机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势能。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精准定位“四向拓展”8条铁路通道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形成的互动关系,借势借力规划一批支撑开放高地建设的平台,形成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支撑。

用好立体全面开放新机遇。推动立体全面开放是提高开放水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对我们新时代推进立体全面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路径指引。具体到成都而言,就是要在开放空间上,着力打破圈层结构、优化开放格局,大力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加快形成全域协调发展、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开放举措上,就是要坚持更好“引进来”和更快“走出去”并重、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充分运用战略大通道、开放大平台和合作大项目,加大国际化物流企业、国际贸易商和跨国公司的引进力度,积极鼓励成都制造、成都服务、成都品牌加快“走出去”。在开放内容上,就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全面落实新一轮改革开放各项决策部署,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天府新区等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推动改革举措和开放红利加速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

用好内陆开放高地新机遇。随着“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包括成都在内的中西部地区逐步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党的十九大强调,“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表明,国家未来会加大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力度,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用好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新机遇,坚持解放思想,注重向先进城市学习,善于突破既有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以领导干部站位、境界、能力的提升带动城市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抓创新谋发展,在新一轮开放合作中赢得主动。

用好新机遇构建产业新体系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产业的支撑力和竞争力。要大力实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坚持用国际化视角考量发展,着力提升全球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聚焦高质高端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一是加快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入研判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围绕城市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先进制造业,以及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务五大新兴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等为支撑的新经济新动能。二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塑。精准绘制产业生态圈全球全景图,与市(州)共同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网络”的新型产业协作关系,打造以成都为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聚焦集成引领构建开放型平台体系。当前,成都已初步形成多类型、多层级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但全球影响力和开放引领性仍显不足。一是加快构建高能级战略开放平台体系。充分运用自贸试验区核心制度体系创新和改革经验复制推广机遇,切实发挥天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高端创新资源集成运用能力,提高中国—欧洲中心、“一带一路”产业园和西部国际博览城势能,以淮州新城为中心整合区域资源规划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推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和双流区共同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二是高质量推进国别园区建设。紧贴中小企业需求,着力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等标志性载体,延伸西博会、欧洽会等重大展会价值链。三是加快构建多功能口岸开放平台体系。申报设立更多海关特殊监管区和进境商品指定口岸,推动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建设和青白江铁路口岸开放,增强口岸平台整体竞争力。

聚焦高效便利构建开放型市场体系。一是认真落实外商直接投资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进制造业及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有序开放。二是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大数据动态跟踪平台。坚持以六类500强企业为战略目标,对企业投资布局、物流链条、产品结构等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大力实施跨国企业总部提升计划,争取更多跨国企业、新兴行业专业总部落户成都。三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深度研判即将施行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机遇,细致研究留住国际人流资源的办法举措,紧紧围绕通道建设强化与区域高端消费、国内时尚消费和全球免税消费群体的链接,全面提升通道利用效率,着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

用好新机遇打造营商新环境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水、温度对于生命体一样,是企业生存和人才创业的基本生态。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既取决于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要素市场、市场潜力等,但归根到底决胜于软环境,包括发展理念、战略方向、政策体系、法治保障和服务效能,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要进一步聚焦法治保障可得度、政务资源获取便捷度、投资贸易便利度、产业政策精准度,加快建设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强化遵循国际惯例的法律服务供给。主动对接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完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重大事项法定听证制度和行政咨询体系,积极引进国际性法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大力推行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打造西部法律服务核心城市。

强化体现国际水准的政策服务供给。加强对外开放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实践创新,定期发布外企投资白皮书,清理和取消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全力争取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续提升政策可及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强化链接国际网络的通道服务供给。围绕产业转移趋势和跨国企业全球布局需求,充分依托“空中丝绸之路”“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蓉欧+”战略示范区,全面开放“蓉欧+”通道平台,为跨国企业运用战略通道形成物流配送能力,提供无差别的政策服务,着力建设面向全球、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枢纽城市和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新机遇已经到来,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路径更加明确。“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考量和长远之计,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我们紧紧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坚定的信心,在开放发展中引领崛起、在辐射区域中协作共赢,坚定站稳国家中心城市、昂首迈向世界城市,方能不负中央和省委的厚望。

\

做好“四向拓展”的起点和“全域开放”的支点

目标

到2020年,外贸依存度达到4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额超过130亿美元。

机遇

省委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开放新格局,成都是“四向拓展”的起点又是“全域开放”的支点,为成都未来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

路径

要用好以成都为四向开放起点的机遇,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势能。成都是“四向拓展”的共同起点。要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精准定位“四向拓展”8条铁路通道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形成的互动关系,借势借力规划一批支撑开放高地建设的平台,形成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战略支撑,提升城市整体势能。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并依托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形成以国际铁路班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的陆上物流体系。

要用好构建立体开放战略通道的机遇,加强开放能力建设,助力“全域开放”。省委全会提出,统筹发挥空铁公水集成优势,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成都巩固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快速融入全球资源要素交换网络提供了重要支撑。要全面落实全市对外开放大会总体部署,加大国际化物流企业、国际贸易商和跨国公司的引进力度,充分运用战略通道和开放平台,形成全球要素配置和市场覆盖能力,加快提升资源集成力、品牌影响力、通道转化力和营商环境竞争力。

要用好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机遇,全力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才力度,通过国际国内优势资本和先进企业的进入,激发带动区域生产要素高效应用和潜在生产力转化生成。

要面向全球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大力实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坚持用国际化视角考量发展,着力提升全球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要对标一流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要进一步聚焦法治保障可得度、政务资源获取便捷度、投资贸易便利度、产业政策精准度,加快建设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佛山招商网
佛山招商网
佛山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