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政策 > 正文

成都已初步建成“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编辑: 蝶舞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7-18 15:33:01

导读:近日,市文广新局局长师江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成都市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已经构建起了“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做到了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成都文化设施格局

“双核”

老城文化设施核心区和天府新区文化设施核心区

“两带”

龙泉山文化带,龙门山山前古镇文化带

“三区”

都江堰文化设施集群区、双流文化设施集群区和空港新城文化设施集群区

“三脉络”

天府中轴、锦江绿道、锦城绿道

“多聚落”

统筹布局形成均衡分布的区级文化中心和文化聚落

未来成都公共文化体系将如何发展?目前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情况怎么样?近日,市文广新局局长师江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成都市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已经构建起了“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做到了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目前,成都已确定拟建20个城市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包括成都自然博物馆、城南文化活动中心、成都大剧院、三国文化园、金沙考古及遗址保护中心、艺术大师驻留基地、成都中国书法馆、成都文化创意孵化中心等。而正在建设的新声剧场即将投入运营,凤凰山露天音乐广场也预计今年9月建成。

文化设施格局 构建双核、两带、三区、三脉络、多聚落

围绕新总规确立的“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成都市将构建“双核、两带、三区、三脉络、多聚落”文化设施格局,形成“城市文化中心—城市文化副中心—区级文化聚落—基层文化服务网络”的布局模式。据师江介绍,“双核”是老城文化设施核心区和天府新区文化设施核心区。高标准建设“天府锦城”,依托“天府文化中心”项目,整合省、市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音乐坊等周边设施,构建传承巴蜀文明、凸显成都历史人文禀赋的都市传统文化核心区。结合天府公园设置天府新区媒体中心、天府维度数字空间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科学馆等文化设施,构建弘扬、发展天府文化、彰显文化创新创造的都市现代文化核心区。

“两带”为龙泉山文化带、龙门山山前古镇文化带。以洛带古镇、五凤古镇、云顶山遗址为核心的龙泉山麓古镇带布局各类公共文化空间。规划启动“天府文化艺术区”的筹划工作。以川西民俗文化为依托,在以青城小镇、平落古镇、街子古镇、白鹿小镇、安仁小镇为核心的龙门山麓古镇带布局各类公共文化空间。

“三区”则是指都江堰文化设施集群区、双流文化设施集群区和空港新城文化设施集群区;“三脉络”指的是天府中轴、锦江绿道、锦城绿道,依托规划建设,强化文化展示,提供文化特色体验。“多聚落”则是统筹布局形成均衡分布的区级文化中心和文化聚落,龙泉驿皇冠湖城市副中心、简州新城、淮州新城、东部新城(三圣乡)、北部新城、武侯新城、青白江新城、温江光华、郫都新城、新都翠微湖等城市专业副中心及其他区级文化聚落。

重大文化设施 今年9月建成凤凰山露天音乐广场

“在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新声剧场即将投入运营,凤凰山露天音乐广场预计今年9月建成,城市音乐厅已完成主体建筑并进入内部装修,自然博物馆、城南文化中心已完成项目选址并已确定了设计方案。”师江介绍,成都市将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目前确定拟建的20个城市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天府文化中心(成都中心)、成都自然博物馆、巴金文化博物馆、城南文化活动中心、杜甫千诗碑、金沙演艺综合体、成都川剧艺术中心三期、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文化馆新馆、成都大剧院、三国文化园、金沙考古及遗址保护中心、大千八德园、天府维度数字空间馆、文化名人、艺术大师驻留基地、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成都中国书法馆、成都乐团演出排练综合用房、成都文化创意孵化中心。

此外,根据《成都市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将高起点推进天府锦城、成都美术馆、“一带一路”大厦等15个标识性文化设施,高标准建设成都自然博物馆、张大千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到2020年全市博物馆突破200个,建设东南西北中五个城市文化中心,新建506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站,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设施水平品质,建设内陆国际时尚和文化高地,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公共文化服务 社区图书馆双休日也将对外开放

师江表示,目前,全市370个乡镇和3952个社区,已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已基本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全覆盖,已经初步建成“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今年年底,社区图书馆均要设立固定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双休日对外开放。”根据我市制定的《成都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2018-2020年工作计划》,到2020年,全市“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也将全面建成,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县级公共图书馆面积达到0.45-2万平方米;全市阅览室座席数达到1.5万个以上;社区图书馆使用面积将按服务人口计算不低于20平方米/千人,阅览座位不低于4席/千人。

“下一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还应该围绕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要求合理布局,把新的文化设施建设植入锦江绿道和锦城绿道的建设中。”师江透露,利用锦江绿道濒水的优势,将建设一批小型艺术馆、博物馆,以及特色、有益群众活动的文化广场,让人民群众在绿道的建设中间,能够体验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依托锦城绿道中的特色小镇、特色园区、林盘院落和楼台亭阁的四级驿站的要求,建设新的公共的城市文化开放空间,“实施‘艺术大师驻留计划’,为天下艺术人才提供我们良好的创作环境。”同时,规划建设新特色、区域性的地方街群活动场所,植入到绿道建设中间,让人民群众能够在绿道的慢形散步中,静下心来观赏和体验文化。

记者 滕杨

佛山招商网
佛山招商网
佛山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