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赢讯 > 正文

深化改革的“武侯答卷” 奏响转型发展最强音

编辑: 蝶舞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2-08 11:31:53

导读:如今,全国范围改革已到深水区,在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关键时期,聚焦武侯——该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狠抓任务落实,弘扬改革创新主旋律,奏响转型发展最强音。

\

发展无止境,改革创新永远是“进行时”。

日前,在武汉举行的“2017党建引领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全国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论坛上,武侯区《探索“三转双向两护”基层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武侯样本”典型案例》荣获2017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奖。这是四川省唯一获奖的典型案例,也是全国唯一获奖的互联网治理类典型案例。

如今,全国范围改革已到深水区,在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关键时期,聚焦武侯——该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狠抓任务落实,弘扬改革创新主旋律,奏响转型发展最强音。

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难题,武侯呈现出新的发展姿态。

跑出“武侯速度”

重点改革按下“快进键”

过去的一年,从顶层设计上为重点改革按下了“快进键”,层层压实责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凝心聚力抓落实;党员干部群众一起为改革想办法,共同为改革发力,跑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武侯速度”,送上看得见的好处,带去热腾腾的希望。

去年3月,成都武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成为全川乃至整个西部的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平台公司中通过资产重组、转型发展后,第一家成功挂牌“新三板”的区县级国有企业。“破冰之举”的背后,是武侯区国企改革“组合拳”打出的活力。针对全区16家区管公司,该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分类改革,成立“武侯资本”“武侯发展”两大集团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成都首钢丝路基金”“武侯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5支基金,管理规模达300亿元,探索国有企业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迈进。

改革成效非常明显,以武侯资本集团为例,作为成都首家创新“城市产业基金”融资模式获得建设资金的区县级国有公司,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还丰富了融资方式。与此同时,集团以“拨改租”的形式分别向农商银行、工商银行融资21.9亿元。成立了总规模为60亿元的环城生态区投资产业基金,主要用于环城生态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旗下子公司武侯卫投公司,药房托管业务在保持药品“零加价”的基础上,实现了“零垫资、零库存、零损耗”,成为成都唯一由公司实施统一采购和监管的样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企改革只是武侯区串点成线推进重点改革的一环。这一年,武侯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行政审批“六中心三平台”机制,建立全国首个“统一制证中心”,实现54类证照统一制证发放;与顶呱呱集团试点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企业服务中心;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新设企业和重大项目注册登记分别提速60%、80%。成立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继续实施“两自一包”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探索针对失独、残疾子女家庭的“医生签约扶助”模式……

打造“武侯样板”

体制改革创新生态号角齐鸣

改革蕴藏着一个城市化蛹为蝶的密码,更饱含乘势而上的动力。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体制改革是题中之意,也是重中之重。

作为成都打造“天府文化”建成的首个大型文旅项目,“水韵天府”的建设运营正是武侯区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创新生态环境培育的鲜活案例。

“按照传统模式,政府与企业往往存在博弈,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作为主体时,项目在运营管理和成本投入上会担负极大的压力,而由企业作为主体时,则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丧失公益性,实际上就是资源配置的错位。”武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水韵天府”采取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方进行设计、投资、建设及运营,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投建+专业运营”的政企合作新路径。事实证明,“水韵天府”不仅改善了辖区面貌,更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为城中村的改造树立了样本,让老旧建筑通过科学设计焕发新的生命。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还实现文创产业功能配套,从而整体提升城市品质,改善辖区居民的生产生活,让项目的经济性与公益性完美结合。

以“水韵天府”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创项目建设、运营,折射出武侯区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去年以来,该区积极推进“环川大川音知识经济圈”建设,川大科研综合楼、川大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环川大成果转化区”成为全市首批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全区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着力打造“磨客·行”双创活动品牌,全年举办各类“双创”活动80场;新增1家省级工程实验室、5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6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位居全市前列。

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去年以来,武侯区啃下这一个个“硬骨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汇聚“武侯智慧”

要素供给奏响最美和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武侯区在实践过程中,围绕“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以来,武侯区重点做好了人才供给、资本供给、载体供给3个“优化”要素的文章。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去年,武侯区大力实施“诸葛人才行动计划”,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4个,新入选市级顶级创新创业团队1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名;吸引3053名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落户。

在优化资本供给方面,该区出台扶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大健康、音乐影视等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政策,全年用于扶持主导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超过7亿元;新组建文创、金融、电子商务类股权基金,管理规模达135亿元。

此外,该区加大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载体保障力度,全年拆迁各类土地3622亩、供应土地1264亩。实施亿元楼宇梯度培育计划,新增属地税收亿元楼宇3栋、累计达10栋;培育专业特色楼宇8栋、累计达14栋,来福士广场、上善国际获评“成都市超甲楼宇”;新增楼宇面积约55万平方米。

“要素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激发活力。”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着力推动优质要素向主导产业聚集、向优秀企业集中。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组建大健康等产业发展基金,实施“西部智谷再造行动”,通过自建、回购等方式,加大优质载体自持力度,增强重大项目洽谈的“出牌能力”和招引成功率。

踩准改革节奏,才能行稳致远。武侯区坚持把改革创新力度、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蹄疾而步稳,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蒲振韬 记者 粟新林

标签:武侯